启迪专精特新丨博清科技焊接机器人引领智能制造新潮流打印

发布时间:2024-06-03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近日,记者走进合肥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园区内安徽博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清科技”)正以其独特的焊接机器人,引领着一股智能制造的新潮流。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我们喊他‘小黑’,是世界首创、中国原创的科技成果,适用于在户外复杂环境中进行大型结构件的自动化焊接。”在博清科技展厅内,企业副总经理李海龙介绍道。

 

走进一看,“小黑”也就30公斤左右,如“特种兵”一般,吸附在储罐模拟体外壁,工作人员远程操控,轻按几个按钮,“小黑”就绕着外壁,自动作业。

 

未标题-1c.jpg

 

“它采用永磁吸附技术,无须铺设轨道,也无需人工示教,自动识别路径,在大型工件上,能边‘爬’边焊,可让油气化工领域,储罐、球罐类压力容器的焊接工作,效率提升3-5倍。”据悉,目前,“小黑”已在船舶制造、油气化工、建筑钢构、轨道交通、能源电力、核电工程等场景领域产生颠覆式的创新和应用,并在中船、中石化、中核等大型国企、央企多个重点战略项目得到应用,产品在细分市场也保持领先水平。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小黑”技术的来源,与我国著名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际銮院士的研究密不可分。

 

传统焊接工作十分考验工人意志品质,一些特殊作业场景甚至还有危险。博清科技工作人员介绍了一则小故事。

 

20多年前,在一次合金钢球罐焊接现场,潘际銮院士看到工人要从球罐底部60cm的人孔转入罐体内部,在密闭空间里,高处作业,很危险。这还不够,罐体往往需加热到120℃左右,为防止受伤,工人要穿厚厚的防护服,每10分钟就要出来一下,救护车也在现场随时待命。如此艰苦的作业场景深深打动了这位科研工作者的心,也让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未标题-2c.jpg

 

“潘院士希望,要发明一个产品,能将焊工从现有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李海龙说,作为潘院士关门弟子,清华大学冯消冰博士继承潘院士夙愿,希望将其发明创造服务人民,推向全国,乃至世界。2017年,他创立了博清科技,并一步一个脚印,将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带出实验室,落地为产品,实现产业化。

 

“合肥的产业、政策、交通以及人才各方面都很有吸引力,为博清科技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2017年9月,我们落户中关村,现在已获得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的荣誉,成为了合肥市大数据企业,并获得了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的认定。”谈及博清科技为何落户合肥中关村,李海龙认为这是一个相互吸引,双向奔赴的过程。

 

面向未来,更进一步。“希望在2030年前后,我们能成为大型结构件自动化焊接领域的世界第一,并将智能特种机器人打造为国家名片,颠覆传统工业户外作业模式,让工人安全、高效、轻松、体面地工作,提升幸福指数。“李海龙表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