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群工作

启迪研究院党支部参观国家博物馆之复兴之路有感打印

发布时间:2017-08-30来源:启迪研究院党支部

近日,启迪研究院党支部组织参观学习了国家博物馆扩建后的《复兴之路》。


第一次知道“复兴之路”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那里他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于我们而言,彼时的“复兴之路”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词语,而此时,“复兴之路”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是震动。在这里,我们对什么是爱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复兴之路》全片叙事宏大,解读深刻,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先驱们反复求索,经历失败,才换得今天的辉煌。全景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追溯中华民族17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通过“振兴之路,伟大成就,探索方向,和平发展,不懈探索,唤起信心”六大篇章展示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


在展览中看到了鸦片战争期间,一场又一场入侵战争给中国带来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国家任人欺凌,人民水深火热,心情异常沉重。当走到林则徐画像前,看到上面写着那句著名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突然感受到这两句话前所未有的分量。也更加理解了鲁迅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记得,当讲解员讲到,听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远在海外漂泊的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詹天佑等学者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急于为祖国建设贡献所学,我打心底里觉得很感动,如今这些当年归来的科学家再聚时已是白头,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院士,还有一些像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为祖国的科学发展事业耗尽了毕生精力和心血,让人钦佩!


到今天依然如此。无数中国的脊梁所共有的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爱国之心。名垂千古的英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中国的脊梁干着惊地动地的事,做着隐姓埋名的人。他们可能是飞机设计师,可能是中国核试验事业的将军,也可能是土木、水利科学家,他们在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工作岗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甚至舍身求法,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奉献自己的才智和青春。


最近78岁老院士刘先林在高铁二等座上准备报告的照片刷爆社交网络。刘先林院士是我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他说,我搞的研究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30多年来,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外国的东西顶出去,要不就是它们拆了,换成中国的东西。”爱国之心是刘先林院士矢志创新的原动力。而且我注意到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表达对老院士献身祖国科研、看轻个人待遇的感动与致敬,认为他是真正的国之脊梁。而普通网友的这种感动又何尝不是拳拳的爱国之心。


爱国心渗透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血液里,刻在骨子里。作为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建设国力强盛人民幸福的祖国而去努力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就是爱国。



Baidu
map